孩子“病一场,脾气长” 究竟为哪般?
摘要:北京时间20210103关于【孩子“病一场,脾气长” 究竟为哪般?】的具体情况和说明,让www.nbqszs.cn新闻频道以图文形式为您慢慢道来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人,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。孩子生下来本是一张白纸,他们本能地模仿和他们接触时间最长、与他们最为亲近的人一一父母,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个性品质总能在父母身上找到根源。实际上,随着孩子的成长,父母的形象往往成为子女“自我形象”设计的参照
家庭教育中,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,孩子在童年时期个性、品德逐渐开始形成。此时他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模仿,而这种模仿又是没有选择性的因此父母的行为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,甚至被孩子全盘接受。我国有句古话:“养不教,父之过”,也充分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。
生病后的宝贝“天使”变“魔鬼”
最近,朵朵妈度过了一段“非常难熬的”时光。2岁的多多肺炎住院了,一家人都非常担心,每天在医院里照顾多多。朵朵享受了前所未有的“待遇”,一不舒服就哭闹耍脾气要妈妈抱着,妈妈离开一下子就大哭大闹。朵朵妈非常担心,也很细心地照顾多多,尽量给她多点关爱。2周后,朵朵的肺炎总算好了,朵朵妈以为可以舒一口气,结果发现多多完全变了一个似的人,生病之前乖乖女现在就像个“小恶魔”一样,超级黏人,而且爱哭闹,一点不顺心就乱发脾气。
好几次朵朵妈想硬着心肠做规矩,可是他动不动就使出“杀手锏”:哭得震天动地,哭到喘不上气来,嘴唇发紫,黄水都呕出来了,吓得只能马上“投降”。宝宝才生了一次病就变成这副样子,以后生一次病脾气坏一次还怎么了得?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宝宝脾气变坏?
其实,孩子在生病时都渴望被关注、被优待。记得小时候,我也希望生个什么小病,因为在我家,生病的孩子会得到一小盒糖果或者其他意外的好吃的东西,还可以不上幼儿园或上学。之所以有“孩子病一次脾气坏一次”的说法,原因就是当孩子生病时父母会很心疼,还会感觉孩子生病时因为自己疏于照顾,甚至容易答应不该答应得事情,以求心理平衡。而孩子也很精通借助此道来达成自己的目标。
宝宝病一次脾气坏一次怎么办?
1.对宝宝生病抱有正确态度。
(1)每一个宝宝都免不了要生病。生病是宝宝身体发出的警报,并能使宝宝体内产生抗体,有利于增强体质,并非绝对是坏事。做父母的应该沉着应对,既来之,则安之。
(2)体内抗体的产生需要有个过程,因此,要耐心等待宝宝自身抗体强大乃至战胜疾病,不能太着急。
(3)药物只能起辅助作用。指望依靠药物来把疾病一下子扑灭、一开始就用重药的想法和做法,不利于宝宝自身抵抗力的产生和增强,从根本上有害于宝宝的健康。
2.体谅、安抚病中的宝宝。
(1)体谅、安抚宝宝病痛带来的不舒服,在他最脆弱的时候(如睡觉前、吃药时、体温上升时、医生检查时)用言语把它描述出来,使宝宝知道你理解他的病痛。可反复起爱你高调“妈妈在,宝宝不怕”,从而安稳宝宝的情绪。
(2)多一些身体抚触,如抚揉腹部、背部、手臂、腿部等,以转移宝宝的注意、减轻烦躁情绪。
(3)多一些陪伴以减轻宝宝的害怕。
(4)宝宝生病初愈,身心感觉都还没有恢复到健康状态的时候,不要一下子就改变温柔体贴的态度,以免宝宝误解为你只喜欢病中的他,引起情绪波动。
3.告诉宝宝生病是很正常的事,并不可怕。不随便改变宝宝的生活习惯,不滥施关爱。
(1)通过故事等形式让宝宝知道生病不可怕,会好起来,让宝宝不过分排斥生病这个事实,提高忍受病痛的能力。
(2)除了让宝宝多喝水、按时吃药、适当休息以外,不随便改变宝宝的日常生活习惯。
(3)除了必要的护理、陪同,也不要滥施关爱,尤其不能满足宝宝过分的要求,以免宝宝产生“生病特别”的感觉。
病好后:慢慢恢复秩序,允许孩子倒退,然后——成长!
孩子病好了,心理上还没转变过来,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,家长也要调整期望值。孩子大概需要3、4天至1~2周的时间来调整。
不知道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心理状态,孩子生病揪心时,心里很容易想,“快点好起来吧,不想看你难受,只要好起来,我什么都愿意做啊!”
然而病一好,就觉得孩子,“嘿!怎么这么不听话?有完没完了?!”
在这期间,我们需要慢慢地恢复平时的秩序和要求:在他说“我不要你”的时候,默默在心底给自己打气:“他就是生病闹的,不是故意的。”同时,更加注意和善与坚定的并行,起初和善多一点,然后坚定的部分慢慢回来。
可大概过了5、6天吧,我们会发现,可爱的孩子又回来了,话也听得进去了、更愿意合作了,而且好像还长大了很多,比生病前还要可人儿。
孩子每病一场,也是我们的同步修行,真心累,却也欣慰,最终看到孩子无论身体还是心灵,都成长了。
妈妈小贴士:孩子生病后吃不好睡不香,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,常常会比平时更加关心孩子,体贴入微,这是人之常情。但是,父母也不应该一味地迁就孩子,否则慢慢地会让孩子养成娇气、任性的坏毛病,等到病好了,坏毛病也形成了,到时候想改就难了。